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四份重磅文件,指导精准防控
[发布时间:2022-11-22] 浏览次数:
联防联控机制出台四份重磅文件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各部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1日还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四份重磅文件,对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等关键问题进行明确规定。
其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对常态化监测中,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购药人员、跨区域流动人员等进行具体规定。强调对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开展“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其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管理期限自离开高风险区域算起直至满7天。流入地排查发现后,应立即对外溢人员开展1次核酸检测,后续按要求的频次开展;排查发现外溢情况时,如溢出人员离开高风险区已超过7天,立即完成1次核酸检测后,无需进行居家隔离。对低风险区外溢人员,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其间间隔24小时。对跨区域流动人员,旅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离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于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城区之外的区域、农村地区发生疫情后,该办法规定,经流调研判,传播链不清、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多、风险人员流动性大,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区每日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则明确了风险区划定、解除等标准。《方案》指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高风险区实行封控措施,其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封控期间发现新的感染者,由当地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开展风险研判,按照“一区一策”要求,可将原封控区域全部或部分延长封控时间。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且第5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还要求对不同风险区分类实施社区防控措施。其中高风险区实施区域封闭。对高风险区内所有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实施每日零报告制度。低风险区要强化社会面管控。低风险区内人员倡导非必要不离开本区域,跨市流动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于21日发布的四份重磅文件,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2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这次出台的四份重磅文件是对此前二十条内容的进一步细化,从而确保了疫情防控新政的可执行性。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疾控专家也表示,出台新文件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做好精准防控工作,这势必对基层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要做到更细致的数据收集,也要做到更精确的风险评估。“通过新文件可以看出,我们要在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指导下,更精细地做好隔离管控措施,避免社会面大范围感染,未来我们应当把医疗资源统筹好,制定好分级诊疗制度,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