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理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会长、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法人代表))
“住”是人民的基本需求,“好房子”能够推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另一个角度看,确保长楼龄房屋的安全和基本舒适则是构建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另一层基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年以上楼龄的房屋数量逐年增加,房屋老化问题日益凸显。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中国存量住房中,房龄在20年及以上的住房占比近30%,预计到2040年,近80%的房屋将成为“老小区”。这些房屋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结构、设施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损坏,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推动建立20年以上楼龄房屋强制体检和维修制度,不仅是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也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一、推动20年以上楼龄房屋强制体检和维修制度是必要和重要的
根据贝壳研究院2023年5月发布的报告,截至2024年,全国房龄达到20年以上的老项目占比约43%,其中东部地区因城市进程化较早,尤其北京、上海这两个超级都市的房屋老旧情况比较严峻。
其次,强制体检和维修制度有助于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通过定期体检和维修,可以有效延缓房屋的老化速度,提升房屋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这不仅有利于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推动可持续发展。
最后,这一制度的建立对城市管理和形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既有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何有效管理和维护这些建筑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通过强制体检和维修制度,可以系统性地对既有建筑进行管理和维护,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二、“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和房屋保险”三项制度落地的困难与措施建议
推动房屋强制体检制度的过程中,我们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资金、技术标准和市场机制方面。
(1)资金来源不足和使用效率低
老旧小区的资金筹集困难,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门槛高、程序复杂,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对此,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房屋体检和维修,特别是对经济困难的老旧小区给予财政补贴。同时,优化资金来源,多渠道归集资金,如地方财政补贴、土地出让金归集等。
(2)技术标准和规范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房屋体检、维修和保险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还不够健全,评估方法也不完善。建议加快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技术研发,开发房屋安全风险预警技术,提高房屋体检和维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市场机制不健全
房屋保险在我国的认知度和普及程度较低,市场化的产品供给和保障力度不足。建议鼓励市场机构开发多元化的房屋保险产品体系,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市场竞争,提升服务质量。
三、我国既有建筑维修翻新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既有建筑维修翻新市场规模庞大,目前市场规模已达3.54万亿元,预计到2040年,近80%的房屋将成为“老小区”,需要进行维修和改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这一市场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目前我国既有建筑维修翻新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市场集中度低,技术水平不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未来这一市场的技术水平将逐步提高,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也将不断完善,促使企业提高竞争力。
四、制度落地对建筑及相关行业的影响和作用
20年以上楼龄房屋强制体检和维修制度的建立,将推动建筑及相关行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首先,这一制度将扩大市场需求,通过存量市场的维修更新拉动内需,促进行业的发展。其次,维修更新不是简单的缝缝补补,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绿色环保低碳等升级需求,和既有建筑维修更新的作业场景变化,也会推动建筑和建材行业的绿色化、智能化、个性化、数字化等方面的发展,推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行业整体升级的过程中,必然出现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也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推动中国从建筑大国、建材大国向建筑强国、建材强国迈进。
五、结语
推动20年以上楼龄房屋强制体检和维修制度的建立,不仅是保障居民安全的必要措施,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借鉴日本等国家的已有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克服资金、技术和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困难,推动这一制度的落地实施。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一直倡导以好材料建设好房子、以好建材服务美好生活,协会的成员企业也不断创新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未来也将继续和广大同行一起积极推动行业升级,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这一制度的顺利实施贡献力量。